马殿臣关东说书人(关东匪王)_马殿臣关东说书人全本阅读

以马殿臣关东说书人为主角的军事历史小说《关东匪王》,是由网文大神“关东说书人”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马殿臣,祖籍山东可在清朝末年,刀兵四起,狼烟滚滚,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山东,又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为求生计,一家三口闯关东来到了东北柳家屯因为家庭变故,十五岁时给当地的大地主家放马后来经得屯中王铁匠传授,学得一身好本领因官军以剿匪为由,血洗柳家屯为了填饱肚皮只能给大地主家当看家护院的炮手后来阴差阳错的入了“迟黑子”,“穿云山”等匪股并逐渐成为了首领之一为了报仇他便开始抢山夺寨,这才引出一场龙争虎斗...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关东匪王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关东说书人 角色:马殿臣关东说书人 军事历史小说《关东匪王》推荐大家一读,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关东说书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马后面拖一个铁犁,催马扬鞭在垄上一跑,铁犁过处人头乱滚,眨眼之间血流成河。俗话说“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这是说不同凡响之人,生下来就跟常人不一样。据说他这股子狠劲儿是胎里带,还没落草的时候便是如此,并不是说当了胡子之后才变成这样的。民间有这么两种说法:马殿...

第一章:女鬼产子之黑熊转世 在线试读


马殿臣说:我要做“土匪王”我要改变世界的法,英雄蝶血,好汉相助,走匪之王道,立不世功业!刀锋所指,一片血染江山,横刀立马,谁与争锋。

对于马殿臣此人,世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好人,好得不能再好了,在家孝顺父母,在外行侠仗义;也有人说他是恶人,因为他落草为寇,当过杀人不眨眼的土匪胡子。这世上没有十足的好人,也没有十足的恶人,所谓是非功过,很难一两句话说清楚,好人也备不住做过恶事,恶人也保不齐发一回善心,往往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恶到头因果循环!闲言少叙,且说当年在这关东大地提起马殿臣的名号,那可了不得,都知道此人乃是名震一方的土匪头子,真可以说是心狠手辣、杀人如麻,视人命如同草芥,弄死个人有如踩死一只蚂蚁。

据说有一次马殿臣杀人,把这一家二十几口子装进米缸,一字排开埋到地里,仅仅露出脑袋。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马后面拖一个铁犁,催马扬鞭在垄上一跑,铁犁过处人头乱滚,眨眼之间血流成河。俗话说“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这是说不同凡响之人,生下来就跟常人不一样。据说他这股子狠劲儿是胎里带,还没落草的时候便是如此,并不是说当了胡子之后才变成这样的。

民间有这么两种说法:马殿臣乃女鬼所生,因此才这么心狠手辣,善于争强斗狠,天不怕地不怕,一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嘴脸。女鬼当然不能生孩子,这只不过是后人以讹传讹演绎而成。据说是马殿臣的娘当初临盆之际难产,过去说生孩子是“儿奔生,娘奔死”,形容女人生孩子如同在鬼门关前走上一遭。当时请了好几轮稳婆也无能为力,十里八村的都找遍了,然而谁也没办法,平日里那些个自诩如何如何的也都束手无策傻了眼。

最后还是一个江湖大夫诊过脉以后告诉家里人,这个病症叫“抱心生”,实属罕见,孩子大人只能保一个,让家人赶快决断。怎么叫“抱心生”呢?传说这样的孩子上辈子乃是大恶之人,一生下来先得要了娘的命,在胎里双手紧抱为娘的心肝,往下一走,当娘的便疼得撕心裂肺。遇见这种情况,必须用针灸和汤药把孩子置于死地,先让他松了手,再将死孩子引产,这才能保住为娘的性命。马殿臣他娘一听就不干了,这位夫人也是个烈性之人,当时银牙一咬、杏眼一瞪,偏不信这个邪,非要把孩子生下来,谁劝就跟谁玩儿命,拿一把剪刀抵住了喉咙:“再劝我就先把自己扎死。”大夫和家里人都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殿臣的娘疼得死去活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足足折腾了三天三夜,额头上汗珠子往下滚,身下血水横溢,指甲都抠进了床板,就这样孩子还是没生下来,自己却已气绝身亡——活活疼死了!家里人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无奈人已经死了,那时候也没有剖腹产,孩子想必也已胎死腹中。

马殿臣他们家又不是多有钱的大户人家,只得一尸两命装进一口薄皮棺材,找了个坟岗子草草下葬掩埋。简简单单拍了个坟包子,却无墓无碑,经人指点在坟头上插了一把黑纸伞。这是为什么呢?民间传说孕妇难产死后到了阴间仍会产子,这孩子还是得生出来,所以要插上一把黑伞,一来挡一挡阴曹地府的阴风,二来也别污了阎王爷的森罗殿。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人死如灯灭,时间久了也就不想了。但从那以后,总有一个女子,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阴天晴天都举着一把黑伞,到离村子几里之外的街市之上去买糕饼和小孩衣服。以前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人认得马殿臣的娘,因此也对不上号,并不知道这是谁。可糕饼铺掌柜的却接连遇到怪事,明明收的是铜子儿或是散碎银钱,过了一夜却变成烧给死人的纸钱。

过去的人迷信得厉害,掌柜的以为是女鬼来买糕饼,也不敢声张,怕消息一传出去没人敢来他这儿买东西,生意都不好做了。为了辨清人鬼,就在柜台上摆放一盆清水,倘若有人来买东西,叫他直接把钱扔进水里,无论是散碎银子还是铜钱,那都是入水则沉,可如果是死人用的纸钱,便会浮在水面上,用这么个法子来分辨。可纸里终究是包不住火,一时间里流言四起,人心惶惶,都知道糕饼铺闹鬼了,有鬼来买东西。日子久了也不是个办法,糕饼店老板无奈之下,不得不请来一位高人捉鬼。行走江湖自称能降妖捉怪的高人太多了,其中混饭吃的可不少,这位也是不例外,能不能捉鬼先搁一边,饭量可倒真是不小,大饼、馒头、面条子敞开了一通吃,一天三顿,一顿也不能少,还都得是这等好吃食。这位高人在卖糕饼的这家连吃带住了好几天,一缸面眼瞅见了底儿了,掌柜的心疼的直嘬牙花子,天天发愁:“女鬼怎么还不来呢?你再不来我这买卖非得让这个捉鬼的给吃黄了不可!”

这一天正晌午,烈日高悬,晒得地皮“滋滋”冒油,手持黑伞的“女鬼”又进了店,跟往常一样一声不吭,抓起两块糕饼,往案子上扔下几个铜钱转身走了。那位说不对了,都说鬼见不得日头,怎么还能大白天的出来到处游逛呢?您别忘了,她不是打了伞吗?卖糕饼的拿起铜钱扔进水盆,却不见铜钱沉底,当时冷汗直冒,手脚冰凉,心说:我这日盼夜盼的,终于把您给盼来了,急忙把高人从后屋请出来。高人一听“女鬼”来了,也不废话,两眼一瞪眉毛一拧,抓住卖糕饼的袖子,拽上他出了店门。二人偷偷跟在“女鬼”身后,一路出了城,直跟到马夫人的坟前,怎知眨眼之间,“女鬼”踪迹皆无,坟中却传出婴儿的啼哭之声。光天化日之下,又是两个大老爷们儿在一起,才不至于屁滚尿流,但那也是吓得够呛。

二人仗起胆子走上前去仔细探听,哭声果然是来自坟中,吭哧瘪肚,时断时续。这两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卖糕饼的心说:你吃也吃了喝也喝了,一缸白面都进了你的五脏庙,现在可指望你了,你得把这鬼给捉了啊!总不能白吃闲饭不干事儿吧!哪承想这位高人也没主意了,说好了捉一个女鬼,怎么又出来一个小鬼?我这单枪匹马一个人如何对付得了一大一小两个鬼?这可不是我没本事,是因为当初说好了一个鬼,而今多出来一个,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啊!两人一合计,咱也别在这儿相面了,先去报官吧,当下一路狂奔就到了衙门口。官老爷升坐大堂,说:“你等何事报官?有什么要老爷我给你们做主的?”一问情由也觉得怵头,又不好置之不理,只得命人前去查看。官差奉命带了十几个民夫直奔坟岗子,到得近前,果然听见有小孩啼哭之声,打去坟头土,只见其中埋了一口薄皮棺材,看样子时间不长,埋下没多久,土是新土,棺材板也是新茬儿。三下两下撬开棺材,但见棺中一具女尸仰面朝天,右手之中攥了两块糕饼,身旁一个小孩正在啼哭。众人吓得魂飞魄散,纵然是大白天的,这事儿也太邪性了,搁谁遇见不害怕啊!自此以后,买糕饼的“女鬼”便再没出现过。据说棺中啼哭的这个孩子正是马殿臣,后来他是如何活下来的无人知晓,谁养的、谁带的、谁抱走的一概不知。可是经此一遭,马殿臣也被说成是生在阴间的恶鬼还阳!

还有一种说法竟然把马殿臣说成了“黑熊转世”。据说马殿臣七八岁时,因为家境贫寒就给当地的大地主家放马,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把马赶到荒草地上去,天黑了在把马赶回来。每天能混上一顿饱饭,然而马殿臣无冬历夏就一条破裤子,连一件换洗衣服都没有,到了晚上就睡在马棚里,身上不是尿骚味,就是马粪味,还经常拖着两条“过河”的大鼻涕,一脸的埋汰样。吃饭时伙计们就像躲“瘟神”似的都躲着他不愿挨着他,马殿臣倒也毫不在乎,把旋风筷子抡起来,啥时候吃到前胸顶到下巴那算不吃了,

且说马殿臣13岁这一年,他父亲一想:不行,总不能让孩子给人家放一辈子马呀!就找人托关系在海城县“长发典当铺”找了个学徒的差事,希望他能学会做生意的门道,将来做一个生意人。马殿臣也想出去见见世面,所以便欣然前往。马殿臣的“马倌儿”当的很好,可是长发典当铺的学徒却没干好。刚开始的时候,尽管他事事小心,干起活来也颇为卖力,结果连掌柜的带伙计都讨厌他,谁见了他都不带烦第二个地。因为马殿臣对于生意上的事一窍不通,因此,他虽然很殷勤,不怕吃苦,却经常出错,掌柜的“颇为不满”。他不但人穷衣服破,而且土头土脑,没有灵性,还什么也不懂,其他伙计更是瞧不起他;平常说起话来吐沫横飞,更是令人厌恶,再加上他初来乍到,在伙计中地位最低,没人拿他当回事儿。所以,当铺里的伙计经常跟他吹胡子瞪眼。

马殿臣哪里受得了这些,当“马倌”儿时,把马赶出来,天地间就只有他和马群了,山高皇帝远,他想咋地就咋地,野性惯了,现在有这么多人天天管着他,找他的毛病,可把马殿臣气坏了。刚开始的时候,因记着家人临行之时的嘱咐“出门在外”遇事能忍就忍,所以,对那些人的白眼还能勉强忍着,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谁欺负他,他就和谁干。和人对骂时,人家伶牙俐齿,马殿臣笨嘴笨舌骂不过人家。于是,他气急了,就把刀抄起来,跟人玩命。这些伙计一看,吓得直缩脑袋。久而久之就收敛了声息。马殿臣见刀有如此妙用,便刀不离手,手不离刀。身边的人见他这般架式都不寒而栗,所以轻易不在惹他,更不敢去欺负他。然而,他倒是长了脾气了,经常拿着刀子惹是生非。

更为严重的是,曾在旧历正月这天,当铺里办高跷秧歌,伙计们都粉墨一番,扮成不同的角色,在大街上表演起来。马殿臣扮演的是一只斑斓猛虎,在街上前蹦后跳,很是开心,扭秧歌是要随着鼓点、按着一定的步法扭的,可是马殿臣却不愿受这种约束,这家伙嫌弃前边的人走得太慢。这马殿臣噌,就把刀子掏出来了在队伍中横冲直撞,用小刀在伙伴的屁股上乱捅乱划,这样一来惹起众怒。大伙一致要求解雇他。掌柜的一气之下解雇了马殿臣,马殿臣回家以后,为了生计,去给邻村的李财主家当“半拉子”,此时的马殿臣虽然只有十三四岁,比同龄人能高出一头、宽出一膀,他虽然是个“半拉子”但干起活来却肯出力,能顶得上一个成年劳力,因此,深得李财主的喜欢。有一次。马殿臣干活回来,又困又乏,就趴在院子里的大车板上睡着了。

天黑以后,李财主从屋里出来解手,看见车上趴着一个黑糊糊的大东西,便以为车上趴着一只大黑熊,吓得差点没拉裤子里拔腿就跑,从此“黑熊转世”的讹传不胫而走。其实马殿臣乃女鬼所生一事,全是说书的信口编造,根本就没有那个事儿,说书的为了挣钱吃饭,当然是怎么耸人听闻怎么说,到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炕头儿上吓唬孩子的鬼话。然而“黑熊转世”不管这件事是真是假,它倒是给马殿臣贴了金、添了彩了,附近的人对马殿臣是毕恭毕敬。那么为什么当了杀人不眨眼的胡子且听我娓娓道来。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