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光绪同治、咸丰)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最新章节阅读

火爆新书《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公私分明的云慕容,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通过还原再现晚清三位悲情皇帝的历史事件和细节场景,以独特视角审视三位皇帝执政期间的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以更强的代入感了解正史、知晓兴替、警醒借鉴...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 类型:军事历史 作者:公私分明的云慕容 角色:光绪同治、咸丰 经典军事历史小说《晚清风云的三位悲情皇帝》推荐大家阅读,本小说作者“公私分明的云慕容”是个网文大神。主要讲的是:​年满十八周岁的皇四子奕宁登临紫禁城太和殿,正式登临皇帝位。皇宫百臣朝贺如仪,奕宁颁布谭恩,改明年为咸丰元年。登基大典,咸丰帝和师傅杜受田面面相觑,点头交流,像是打了胜仗后,碰杯庆贺。皇六子奕欣和师父,就没有如此心境...

第5章 皇权之争未罢了 在线试读


皇子皇孙虽然号称天生地长,但也不过是肉眼凡胎,也有生老病死。当然,更有勾心斗角,何况皇四子和皇六子之间的媒介是皇权之争、命运之定。表面和气,暗里争斗,虽为同父异母的血缘关系,但也是争得有你没我。

正月二十六,大清帝国第八位皇帝正式登基。年满十八周岁的皇四子奕宁登临紫禁城太和殿,正式登临皇帝位。皇宫百臣朝贺如仪,奕宁颁布谭恩,改明年为咸丰元年。

登基大典,咸丰帝和师傅杜受田面面相觑,点头交流,像是打了胜仗后,碰杯庆贺。皇六子奕欣和师父,就没有如此心境。留下的只是和众臣相同,不得不俯首称臣,从此在明和暗斗的道路上也戛然而止了。

然而,皇权之争并未结束,皇四子奕宁和皇六子奕欣的恩怨也没有因为咸丰帝的登基而一笑了之。

当时,道光帝密诏五位大臣时,亲自交待封奕欣为秦王。咸丰帝继位不久,五位大臣几次上书,“请皇帝按道光帝遗愿册封奕欣。”

咸丰帝每次都以“朝政事务繁杂,待处理后册封不迟。”其实,咸丰帝对奕欣的怨恨还没有彻底根除,碍于皇父遗愿所留,不得不册封奕欣为亲王。不册封,朝廷上下会不会议论纷纷?册封,奕欣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向来没有主意的咸丰帝,想到了自己的师父杜受田。

杜受田虽为咸丰帝师父,但不缺礼数,叩拜之礼一向不缺。“皇上,依老臣意见,暂且搁置册封之事。待磨光奕欣斗权之气后,再册封不迟,对皇上威胁也会自然变小。”就这样,杜受田的建议,对于咸丰帝,堪称治世真言,从不反驳。

就这样,册封奕欣之事就稀里糊涂搁置了三年。直至咸丰三年,奕欣才被正式册封。

其实,奕宁和奕欣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奕宁十岁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就去世了,从此一直由奕欣的母亲抚养成人。按照两兄弟的感情应该很深,但利益面前,亲兄热弟都不好使,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相比,两位皇子各有长处,各有特点。论起皇四子奕宁,身有残疾,瘸腿走路。但他遇事沉稳、仁孝双德,有仁君之风。皇六子奕欣,处事果敢、临危不惧,颇有王者风范,仅仅是脸上多了两块疤痕。两位兄弟闹成现在的状况,并不是道光帝所愿意的。道光帝一匣二谕的初衷是让皇六子奕欣能够辅佐奕宁治理朝政,真正做到国富民安,朝政顺当。

咸丰帝继位后,奕欣得不到及时册封,是道光帝不能预料的。道光帝之所以选择奕宁继位,更多的还是在于奕宁是个仁爱之君,和自己从小长大的兄弟定能相处的很和谐。但利益面前,道光帝没想到奕宁能如此心胸狭窄,这也正是自己不放心的真实原因。

奕宁登上皇位,做了皇帝。奕欣也被册封为亲王,一切按照道光帝的遗愿进行,虽然亲王封的有些晚。

咸丰帝在处理朝政之事,总是怀着戒备之心,恐怕被亲王趁机夺权。其实,这只是咸丰帝的自我设限。种种史书记载,亲王奕欣是个精通朝政之人,咸丰的点点墨水远不及奕欣,要说咸丰帝害怕夺权,还真是无不理由。你的手下比你强,你也会无不感触有危机感,咸丰帝正是现在的感受。

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暗箭伤人,宫廷斗争每天都在上演。一朝皇子咸丰,能否处理好兄长关系,实现道光皇帝遗愿,真正做到勤政为民,我们姑且慢慢分析。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