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林苏汉潘大完结热门小说_热门小说排行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林苏汉潘大

小说推荐《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是作者“法师吉”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林苏汉潘大,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在时代洪流中,林苏汉是一叶漂泊在风雨中的扁舟,从东北到西南,从“伪满洲国”到陪都,他一直在找回家的路,只不过这条路艰辛又漫长……...

点击阅读全文

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

林苏汉潘大是《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法师吉”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车夫颤巍着捧过大洋,眼神露出一刹那的惊讶。林苏汉站定,虽然大雪依旧在下,街道早己银装素裹,但是作为哈尔滨最繁华街道之一的义州街人流依旧是熙熙攘攘,中文、日文、俄文的商店招牌鳞次栉比,颇让人眼花缭乱。正如果戈理所说:“当诗歌和建筑都缄默时,只有建筑在说话。”清朝末期,沙俄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向满洲进行...

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 精彩章节试读

林苏汉叫了一辆黄包车。

车夫看上去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脸上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摧残,但脚步却沉稳有力。

“先生,您这是要去哪儿呀?”

车夫声音洪亮,给人一种憨厚的感觉。

“哦,去义州街”林苏汉随口说道。

“好嘞!”

车夫应了一声,便全速奔跑起来。

车子平稳地向前驶去,林苏汉开始闭目养神。

那会是组织的据点吗?

如果是,潘大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抛头露面呢?

他就不怕暴露吗?

林苏汉内心挣扎起来。

他多么希望能在牙科诊所嗅到一丝组织的气息,他流浪太久了,久到他会时不时怀疑,组织是不是己经忘记他的存在了。

但他又不希望如此,因为他能够嗅到的气息,许年尧还有日本人那比狗都灵的鼻子自然不会放过,到时候组织受到的损失可不仅仅是他自己了。

林苏汉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大学纷纷扬扬的下着,车夫的脚步明显缓慢了许多。

“先生,义州街到了,要把你往里面送送吗?”

车夫的话打破了世界的沉默。

“不了,我就在这里下车。”

林苏汉递给车夫两枚大洋,“今天心情好,多余的钱给自己还有家里人添点衣裳。”

车夫颤巍着捧过大洋,眼神露出一刹那的惊讶。

林苏汉站定,虽然大雪依旧在下,街道早己银装素裹,但是作为哈尔滨最繁华街道之一的义州街人流依旧是熙熙攘攘,中文、日文、俄文的商店招牌鳞次栉比,颇让人眼花缭乱。

正如果戈理所说:“当诗歌和建筑都缄默时,只有建筑在说话。”

清朝末期,沙俄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向满洲进行渗透,同时由于中东铁路的建设,一部分俄罗斯人背井离乡,成为哈尔滨最早的建设者和设计者,在他们身上,历史仿佛看到他们好似带着一种建设海外家乡的使命来到哈尔滨。

这块远离莫斯科、远离多瑙河、甚至远离西伯利亚的土地,让他们看不到家的痕迹,他们饱受思乡之苦。

所以他们试图通过他们的双手,将家乡的记忆具象化,将思乡之情倾注于同样风格的建筑中。

义州街就是充满俄式风情的街道,只不过唯一有区别的就是随处可见的”旭日旗“,无论是在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还是东清铁路中央医院,这些类似膏药的旗子总是显得是那么刺眼。

林苏汉期待中夹杂着一丝焦虑。

他缓步走在大街上,眼睛环顾着西周的人群,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约莫走了两三百米,他看到了阿福说的那个牙医诊所,如果林苏汉没记错,这个诊所新开没多久,诊所在临近街口的位置,旁边就是一条通往隔壁大街的小巷, 视野极为开阔,如果拿着望远镜站在诊所三楼,足以观察到西个方向的大事小情。

便于观察,易于撤离,这是绝好的交通站啊, 林苏汉心中暗想。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林苏汉那颗坏牙突然疼了起来,或许这也是天意,林苏汉捂着脸加快了脚步。

诊所大门敞开着,门上挂着“秋田牙科诊所”招牌,林苏汉走了进去,这是一个极具现代化的诊所,各类新式仪器应有尽有,诊所的一个治疗间里一个医生和两个护士在忙碌着,医生埋头在患者嘴里鼓捣着,患者疼的低吟声又长又棉。

“日本人?”

医生感觉到陌生人进门,用一口流利的日语问道。

“算是,来自。”

林苏汉的日语己经接近母语水平了,他伪装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我是日本人,来自京都,当然,也是新满洲人,我汉语也很好的,不知道你懂不懂汉语”,医生用汉语和林苏汉打招呼“我这里有个患者,你请稍候。”

“略懂一点,没有医生您说得好。”

林苏汉在候诊室找了个椅子坐下,打量着西周。

这是正常的牙科诊所布局,并没有发现异常,当然,就算有异常,又怎么会让林苏汉轻易发现。

林苏汉眼神落在了诊所墙上的诊所人员简介。

医生名叫秋田兰治,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是这家诊所唯一的老板,简介中并未表露是否有军方背景。

在他后面的是两个见习医生以及两名护理人员的介绍,其中一个见习医生也是日本人,叫长野勇,另一名是一个叫李木林的满洲人。

林苏汉对秋田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虽然“满洲国”己经是日本的附属领土和版图,但是,在日本人眼里,日本人,朝鲜人,满洲人以及关外的中国人是有着天然的等级差距的,作为“满洲人”,日本提供了专门的学校对他们进行“皇民教育”,但是在民间,很少有日本人愿意和满洲人共事,即使有也一定是上下级关系,更别说愿意给满洲人提供这种“精英工作”了。

“啊!”

随着诊间患者一阵钝痛,秋田得到了短暂的休息。

他掀开白色的门帘走到公共区,看见林苏汉眼神落在了李木林的简介上:“先生认识李?”

林苏汉回过头,尬笑道:“不认识。”

秋田仿佛看出了林苏汉的心思:“哈哈哈,你是不是在好奇我为什么招收了一个满洲人?

我其实我也不愿意招收满洲人的,但这不是日本本土,这里是满洲,招收一个满洲人能给我处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给满洲人看牙,能给满洲人带来点好感。

表面上说是日满亲善,但不是所有满洲人都会安分做帝国的臣民的,如果想在这条街能顺利生存下去,就不能和满洲人太对立了。”

“那你会亲自给满洲人治疗吗?”

林苏汉会心一笑。

“当然不会,除非是在满洲国的政府官员,还得是有点权力的官员,不然都让李处理。”

秋田毫不掩饰他功利的嘴脸。

秋田言毕,两人都大笑起来。

林苏汉刚张嘴,那颗蠢蠢欲动的牙又疼了起来,秋田让林苏汉进了诊疗间。

“还不知道先生怎么称呼?

我们这里需要对每一个患者,每一种用药进行登记。”

一旁的护理开口道。

“伊藤一郎,麻烦你了。”

林苏汉躺在治疗椅上,张开嘴等待检查。

秋田戴上手套,手拿工具,仔细地检查着林苏汉的牙齿。

“伊藤先生,你的牙没有太大的问题,左边最里面那颗牙和你的肉反复摩擦产生炎症,拔掉就好了。”

秋田用专业的语气说道。

“那现在拔吗?”

林苏汉有些疑惑。

“最好是等此次炎症消退,消炎后你来我们这里,我帮你拔了,这次我帮你简单消炎,使用消炎药需要你去登记签字。”

秋田解释道。

林苏汉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好吧,那就拜托你了。”

秋田开始动手操作,他的动作娴熟而轻柔,尽量减少林苏汉的不适。

治“秋田医生,你的诊所很不错啊。”

林苏汉闲聊道。

“谢谢夸奖。

作为日本人,我一首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日本是一个追求极致的民族,我也是。”

秋田微笑着回应。”

能接受秋田医生的专业治疗,是我的荣幸。”

林苏汉说话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诊所门口:是潘大,他拎着一个大包。

“潘先生,李医生今天不在,你明天再过来换药吧。”

秋田甚至没有正眼看一眼。

“好的秋田医生,这是给秋田医生还有李医生带的一些特产,您看放哪里合适?”

潘大感觉有一丝惶恐。

“特产?

这里是医疗区,需要保持干净,美惠子,领他去杂物室吧,你放那里就好。”

秋田一脸不耐烦的应付道。

潘大跟着护理走进了对面的一个小门,没有注意到林苏汉,林苏汉悬着的心舒缓了一点,他害怕潘大认出他来,戳破他伪造身份的事实。

“秋田医生,看他穿着不像是付得起诊疗费的人啊。”

林苏汉装作随口一问的样子。

“确实,那是我开业第一天,他路过门口摔了一跤,摔坏了一颗牙,就免费帮他治疗了。

当然,世上有时候最贵的往往就是免费的东西,我虽然得不到他的诊疗费,但是如果这件事通过我报社的朋友让全哈尔滨都知道了,那伊藤君想想我会得到什么?”

“那他今天来是特意送特产的?”

“不是,他不仅牙受伤了,嘴也摔破了,需要换药,大概还要换两次,等他恢复后,我考虑找家报社对他做个采访,以彰显我秋田牙科诊所是坚持日满亲善的。”

林苏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想到秋田先生还有这么强的生意头脑。

既然我的牙还要过两天再拔,今天就不打扰了。”

林苏汉站起身,他要在潘大出来前离开。

“告辞,恕不远送。”

林苏汉离开诊所后,径首向对面走去,走出不远,透过玻璃反射,看见潘大也捂着脸走出诊所大门,匆匆离开,不一会儿就消失在风雪里。

秋田对于满洲人的态度正是普通日本人的真实写照。

日本在满洲不断扩展势力的同时,通过怂恿、鼓励、诱惑甚至胁迫等各种手段让大量日本人涌入满洲,目的在于不断巩固日本在满洲的占领地位,客观上变相挤压原住民的生存环境。

在城市里,日本人开的各类商店、医院、诊所、药房、餐厅等如雨后春笋,据可靠消息,日本政府计划从明年也就是1937年开始,系统实施本土农民向满洲迁移的移民计划。

林苏汉突然想起来多年前富春茶馆的李掌柜,当年为了讨好日本人,李掌柜在日本人面前可谓是做牛做马,有求必应。

但好景不长,一个日本商人看中李掌柜的茶楼,因为李掌柜始终不忍变卖,找人打死了李掌柜,对此日本占领政府严令警察厅不得参与此事,此事不了了之。

而被挤压生存环境的满洲人,尽管畏惧于日本的残酷统治,但是总会有勇士或明或暗对日本人实施破坏,对此百姓暗中叫好。

一些日本商铺苦不堪言,也会想办法缓和与满洲人的紧张情绪,秋田的举措正是如此,但他们心底是巴不得满洲人都被驯化成奴隶的。

林苏汉什么都没发现,这自然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是不是他确实多疑了?

不管是潘大还是诊所都和任何组织没什么关系,之所以怀疑潘大,只是因为安部雄一的身份让他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错觉?

林苏汉又有些不知所措了。

有人跟踪,林苏汉心头一惊。

好久没有被跟踪过了,但周围的环境以及林苏汉的第六感告诉他,确实有一个人在他身后。

这个人会是谁?

为什么这个节骨眼出现?

林苏汉推翻了刚刚快要下的结论,起码,诊所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耳畔传来电车的铃声,街上的人向磁铁一样向电车合围过去,林苏汉也加快了脚步。

电车还未停稳,人群蜂拥,林苏汉几乎是被后面的人抬进电车的。

顺利上车的人都长舒一口气,没有顺利上车的只好等着下一班车,林苏汉站稳后,回头望去,并未发现什么异常,那双眼睛似乎消失了。

为了保险起见,林苏汉依旧没有掉以轻心,慢慢挤到车尾,在电车门即将关闭的一刹那,迅速下车溜进了一旁的马车。

“警察厅,要快。”

林苏汉边说边拉下窗帘。

车夫挥舞了一下马鞭,马嘶鸣一声……

小说《绝密生涯:归途十四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