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隋炀帝(杨倓杨广)_《我祖父隋炀帝》全集阅读

穿越重生小说《我祖父隋炀帝》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陇东少年”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杨倓杨广,小说中具体讲述了:杨倓:皇爷爷别躺平,大隋还有希望 杨广:那你监国吧,我要享受人生 经过杨倓的不懈努力,大隋转危为安,看到希望的杨广开始发奋图强 杨广:乖孙子快起来,咱们继续向西进攻 杨倓:今朝有酒今朝醉,我要享受人生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我祖父隋炀帝 类型:穿越重生 作者:陇东少年 角色:杨倓杨广 《我祖父隋炀帝》小说是作者“陇东少年”的倾心力作。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然后找到来楷,两人并肩赶往关押宇文智及的房间,进门打了个照面,杨倓还没开口宇文智及便先发制人,破口指责道:“燕王殿下,公然扣押朝廷重臣,你们是想造反吗?”什么意思,倒打一耙?杨倓与来楷对视一眼,将宇文化及的口供扔过去说道:“宇文少监(宇文智及担任将作少监)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你哥都说了主谋是你,这是他的口供。”宇文智及看的冷汗直流,歇斯底里的说道:“诬陷,这是诬陷。”杨倓冷笑道:“不知少监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冤枉你的人比你更清楚你有多冤枉,是不是诬陷你心里最清楚,隔壁的杨士览还没审呢,你猜他会怎么说,还有赵行枢,还有……参与此事的官员将领足有几十人,他们又会怎么说?”宇文智及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跪地哭求道:“殿下饶命。”杨倓摇头道:“饶不饶你本王说了可不算,不过本王还是建议你坦诚一点,毕竟事情已经败露了……

评论专区

旧日剑主:这本目前为止主角都是顺风顺水,比以前那两本总是没爽到就吃瘪好多了。唯一的问题是伍德现在有多丑了。 别拿穿越不当工作:很早以前看的书,大概是时空管理局里一堆人各自有各自的沉重历史,文笔细腻,剧情曲折,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是那种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书。 原始崛起:一部相当不错的部落氏族的书,个人很喜欢,值得一看 我祖父隋炀帝

第4章 照名单抓人


兵变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事败的后果没人承担得起,用脚后跟想都知道,参与人员肯定会一股脑的将罪名推到宇文化及头上。

这也是他们事办完了才公推宇文化及为领袖的主要原因。

否则好端端的,谁愿意将胜利果实送给这么一个废物。

宇文化及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只犹豫片刻便说道:“我写。”

这里是书房,最不缺的就是笔墨和竹简,宇文化及按照杨倓的要求写好口供,签上大名摁上红手印,恭敬的递到杨倓手中。

杨倓接过一看,见主谋的名字都在上面,事情经过也写的很详细,满意的收起竹简笑道:“好生歇息吧,其他的等明天早朝见了陛下再说。”

门外还有亲卫防守,杨倓走出房门吩咐道:“看好他。”

然后找到来楷,两人并肩赶往关押宇文智及的房间,

进门打了个照面,杨倓还没开口宇文智及便先发制人,破口指责道:“燕王殿下,公然扣押朝廷重臣,你们是想造反吗?”

什么意思,倒打一耙?

杨倓与来楷对视一眼,将宇文化及的口供扔过去说道:“宇文少监(宇文智及担任将作少监)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你哥都说了主谋是你,这是他的口供。”

宇文智及看的冷汗直流,歇斯底里的说道:“诬陷,这是诬陷。”

杨倓冷笑道:“不知少监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冤枉你的人比你更清楚你有多冤枉,是不是诬陷你心里最清楚,隔壁的杨士览还没审呢,你猜他会怎么说,还有赵行枢,还有……参与此事的官员将领足有几十人,他们又会怎么说?”

宇文智及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跪地哭求道:“殿下饶命。”

杨倓摇头道:“饶不饶你本王说了可不算,不过本王还是建议你坦诚一点,毕竟事情已经败露了。”

犯错不可怕,犯错之后还态度强硬死不承认就可恨了。

宇文智及很快认清形势,低头问道:“殿下想让臣怎么做?”

杨倓扬了扬手中竹简说道:“跟你哥一样,把你们的行动计划和参与人员都写出来,剩下的由陛下定夺,宇文少监,事已至此,还是拿出个好态度吧。”

“喏……”宇文智及无奈认命,很快又一份口供到手。

出了房门,来楷好奇问道:“殿下,兵变可是死罪,宇文兄弟怎会这么快就招供?”

杨倓笑问道:“知道什么叫囚徒困境吗?”

不等来楷询问杨倓便继续说道:“囚徒困境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及以上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在无法串供的情况下,你能保证自己不招供,但能保证你的同伴不招供吗,同伴招供了你不就抓瞎了吗?”

“他们这个临时拼凑起来的团队没有任何凝聚力可言,被捕之后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被队友出卖,既然如此,那就先出卖队友吧,造反的罪名太大,还是让别人承担的好。”

来楷笑道:“谢殿下指点,学到了,现在怎么办?”

杨倓笑道:“继续抓人录口供,口供越多越好。”

粉碎宇文化及等人的阴谋并不难,因为行动过程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行动立马崩溃。

现在司马德戡战死,赵行枢被擒,没了这两位负责带兵行动的将军,剩下的人除了干着急别无他法,总不能自己提刀上吧。

只要稳住骁果军,兵变的危机就解除了。

不过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杨倓真正的战场不在军营,而在朝堂。

捉贼捉赃,捉奸拿双。

兵变这事只要没被抓住现行就还有斡旋的空间,朝廷官员都是翻云覆雨颠倒黑白的高手,弄不好可能会像宇文智及那样倒打一耙,将兵变的罪名扣到杨倓和来护儿头上。

这事历史上不是没有过。

所以杨倓需要更多的口供,将宇文化及等人的罪名彻底坐实,同时还需要旁证。

提起旁证杨倓想到了两个人,扭头说道:“来大夫,派人去找江阳县令和御史大夫。”

来楷官拜散朝大夫。

历史上兵变之事最先是江阳县令张惠绍发现的,发现之后果断上报给了御史大夫裴蕴,裴蕴又找到虞世基准备矫诏平叛,结果虞世基这个坑货接到消息后理都没理便回家睡了大觉,以至于事后裴蕴感慨道:“与世基谋划,反而误了大事。”

裴蕴到底是读书人,骂人都这么斯文。

换成杨倓,非拿出键盘侠的本事将虞世基喷个体无完肤才好。

接下来就简单了。

来楷带兵照名单抓人,可惜抓到的不多,因为兵变的主谋不是在军营就是在宫中。

今晚这种要命时刻,没几个人在家睡觉。

军营里的估计已经被来护儿拿下,宫中却没办法,只能天亮拿着口供去告状。

杨倓带人赶往军营,回去的路上正好遇到同样在行动的裴蕴和张惠绍。

裴蕴上前拜道:“老臣见过殿下,殿下……”

杨倓抬手打断道:“小王见过裴大夫,先去军营再说吧。”

“好。”裴蕴也不矫情,带着张惠绍跟在身后,很快便赶到了骁果军大营。

来护儿接到消息提着炸药包出营,这玩意交给谁都不放心,还是拿在手里最安全。

将几人请进大营坐定,寒暄过后杨倓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大将军,军中主谋可否抓住。”

陪司马德戡和赵行枢造反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很多,不将主谋全部抓住谁都甭想睡好觉。

来护儿笑道:“殿下放心,都抓住了,目前军中虽然人心浮动,但坚持到明天早上没问题。”

杨倓赞道:“这我放心,大将军可是大隋的定海神针,有您坐镇军营,军中没人敢造次,您说是吧裴大夫。”

裴蕴点头,拍了顿来护儿的马屁才问道:“殿下和将军怎会知道兵变之事?”

杨倓无法回答,只好反问道:“裴大夫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裴蕴看向张惠绍。

张惠绍起身行礼,解释道:“今天是下官的寿诞,下官请符玺郎牛方裕来府赴宴,牛方裕人虽到了,却坐立不安的好像有什么心事,面对下官的询问也是支支吾吾不肯详说,最后被下官逼的急了才告诉下官今晚有大事发生,让下官别乱跑,至于是何大事,牛方裕没说,但下官想能让符玺郎食不下咽的肯定不会是小事,所以就……”

符玺郎就是掌管玉玺的官,品级不高权力不大,除公开站队之外,对兵变的影响不大。

杨倓笑道:“符玺郎牛方裕也在名单上,这会应该已经抓到了,张县令劳苦功高,辛苦了。”

“兵变的阴谋已经粉碎,咱们现在该考虑如何向陛下交代了,对此裴大夫有何建议?”


点此继续阅读《我祖父隋炀帝》

点击阅读全文